English

心理学的课题非心理学的研究

1998-04-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价值的颠覆》是三联书店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1997年)的“社会与思想丛书”中的一种,收入德国学者马克斯·舍勒的三篇论文:《道德建构中的怨恨》,《论害羞与羞感》和《论哲学的本质及哲学认识的道德条件》。这几篇文章的完成时间距今有八十来年,此番重新发掘,其原因除了因为现代性问题、价值观念形成机制问题是当下普遍关注的问题外,还有就是舍勒运用的现象学思想方法在处理问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能力和魅力,这是专业学者值得注意的。

讨论像怨恨、害羞这样的主题,如果不是心理学的,就不再可能是科学的。舍勒声称他的研究使用了不同于心理学方法的“现象学”方法(1页),从而避免了将研究对象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释的这种典型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不太好,因为进一步解释成的东西,比如对怨恨、羞耻这样的心态而言,从“情结”,到“更简单的因素”(1页),以及它们所属的解释模型是“人为造出来的”(2页)。这些人造的东西时刻面临被当作多余的形而上学“实体”被剃掉的危险,因为像心理这样复杂多变的对象,无论多么精致的解释框架都显得简陋。舍勒的思想则没有这些麻烦,而且人们对怨恨和羞感的既定理解构成了研究上的方便。通过仔细的分析,原有的理解变得更精确,从而有利于解决问题。所有加入的理解都不对初始意义构成危害,这与大多数心理学理论不同,它们往往给人以“越解释、越糊涂”的印象,舍勒给日常心理意义充分的尊重,在此,他根本不需要事先设计一套弗洛伊德式的解释模型才能给研究对象以有意义的解释。

比如怨恨,一旦被精确为如下条件的产物时:1)由不快事件引致,2)因无能而压抑报复冲动,它的能量就变得空前巨大。从吵闹的政治机构到经济竞争制度的弊端,从退休的烦恨到社会犯罪、从老处女到假正经,甚至近代以来形成的批判的理论风格,都有怨恨的影踪。怨恨如此普遍,实际上,舍勒认为,“全部人类历史所包含的人类活动的诸多类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怨恨危险”(33页)。真是化腐朽为神奇,谁能想到如此日常的怨恨竟这么重要,这就为探明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变迁开辟了一条路径。

但是,舍勒在怨恨论述中表现的乖巧的经济性远远不是现象学风格的全部。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们熟知的心态都像怨恨那样富有潜力,舍勒必须在研究对象上表现出选择性。尽管在《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中没有为选题提供辩护,但舍勒对害羞则显得相当讲究。他强调,害羞体现了人类性的特点。“动物的许多感觉与人类相同,譬如畏惧、怨恨、厌恶甚至虚荣心,但是迄今为止的所有观察都证明,它似乎缺乏害羞和对羞感的特定表达。”(165页)对人类性的重视还表现在论证方式上,舍勒研究问题时刻向人们展示如此这般地理解是有理由的,而不是企图告诉别人害羞其实有一般人不能很好理解的含义。心理学对人类性的意识就比较差,虽然也区别性地研究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但一会儿希望人类心理能够解释动物心理,一会儿希望以动物心理理解人类心理。

其次,像生长、繁殖等存在于人身上的生物特点在论证中被当作最终的依据,比如性羞感被当作羞感的原始形式而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要以为舍勒是在把人类性还原为生物性,他其实看中的是诸如性别,繁殖等在人类生活中的绝对性,关心像饮食男女这样的需要有着深刻的存在论根源。人身上生物性的需要不但摆脱不掉,而且是人生追求落实的基本形式、是解释花样百出的生活形态、习俗、制度等可以称为文明的东西的落脚点。对绝对或者“原始本质”的重视在所有现象学中都很一贯,舍勒认为这是有“自律”的哲学,这样的哲学坦然地接受绝对作为“更直截了当的信仰”(296页),对上帝的信仰则必须通过基督教文化。宗教信仰不是理智的信仰,这种没有理由或者因荒谬的信仰更像是对信仰的练习,而哲学上的信仰是因绝对而信仰,是不得不接受的信仰。

舍勒本人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应包含在他的哲学观中,但是不知是出于翻译,还是不熟悉的话语环境,或者怪癖的写作风格,《论哲学的本质及哲学认识的道德条件》是全书最晦涩的部分,不过,《价值的颠覆》仍然是一本有趣的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